第一节、医院火灾的主要特点
1、自我保护能力差,疏散任务重
2、用电设备多,致灾因素多
3、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涉及面广
4、火灾扑救难度大
医院消防存在的普遍问题
1、消防意识淡薄
2、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整有效
3、疏散通道设置临时床位、安全出口锁闭、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
4、窗外设置了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5、违规使用电烤火炉、电磁炉进行取暖、做饭
6、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防火巡查检查不经常,消防培训演练不到位
第二节、案例分析
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突发火灾
2023年5月25日晚20点30许,宁波江北区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突发火灾,有1名工作人员吸入烟雾,无生命危险。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门诊楼4楼大厅的机器设备出现故障而起火。
2、北京长峰医院发生火灾
2023年4月18日12时50分,北京市丰台区北京长峰医院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831.82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医院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违规进行作业,产生的火花发生爆燃;引燃现场附近可燃物,部分防火分隔未发挥作用,固定消防设施失效,致使火势扩大。
3、衡阳来雁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火灾
2022 年1月8日0时27分许,衡阳市石鼓区衡阳来雁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火灾,造成6人死亡、8人受伤,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 779.5万元。
4、杭州市钱塘医疗门诊部火灾
2021年5月11日21时36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钱塘医疗门诊部发生火灾,着火点位于二层最东侧房间,事故造成1人死亡,17人受伤。
第三节、火灾基础知识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按火灾中可燃物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B、C、D、E、F六类不同的类别
A、固体物质火灾
B、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C、气体类火灾
D、金属火灾
E、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烹饪器具内烹饪物(如动植物油)火灾
1.火灾基础知识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氧或氧化剂、一定的温度--物质燃烧的温度。
隔离法:即将燃烧物或燃烧物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不使火势蔓延而终止其燃烧,从而使火熄灭。
原理:将正在燃烧的物资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资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资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具体方法有: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等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设法阻拦流散可燃、易燃物品;可能的话,拆除与火源相毗邻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烧点,火就会熄灭。
原理: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在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资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降温灭火。
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属物理性灭火法。
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原理: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物资冲淡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使燃烧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停止。
具体方法有: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覆盖燃烧物;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用水蒸汽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抑制法:将灭火剂参预到燃烧的反应当中
原理:使灭火器参与到燃烧的反应过程中去。
2.消防安全日常管理“三懂三会”
懂得自救逃生常识、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疏散逃生。
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
在灭火过程中,要保持安全距离,并站在火场上风口。
在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灭火器的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
在灭火过程中,要对火焰根部实行横扫灭火。
灭火后防止复燃,确保安全。
2、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手提灭火器,向起火点奔跑。
在起火部位前约1.5至2米处,把灭火器直立地上,拉掉灭火器上面的保险销。
站在火源上风一手掌握好喷筒的灭火幅度,一手握提把及压把。灭火时从火源侧上方朝下扑灭。
注:.灭火时不可手握喷筒钢管及对准人体,否则会冻伤。
3、消防栓使用方法
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方法(两人使用)
1、打开箱门
2、按下“控制按钮”
3、取下水枪,展开水带,一头接水枪,一头接栓阀
4、一人握住水枪对准着火出,一人转动手轮,喷水灭火
119报警时需向电话接警员讲清楚如下要点:
如何拨打119电话报警
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及准确地址;发生火灾的场所,起火物质及部位;火势蔓延情况及有无人员被困或伤亡情况;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起火单位附近有无明显标志,报警后还需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认识消防标志
认识消防标志和器材
第四节、医院日常消防巡查
(一)病房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或私加床位,应保持通道畅通,万一发生火灾时,方便抢救和疏散病人。
(二)给病人输氧时应注意接口的防火。要检查氧气接头有无油污,如发现油污应立即擦除,以防发生油污燃烧。病房内有人输氧时,不得点燃卫生香和使用其他明火。
(三)病房取暖应使用空调,禁止使用电炉或火炉,对非常特殊的科室使用电烤炉的,必须严格注意防火和专人监管。
(四)在病区为方便病人和家属加热食品设置的微波炉,应设置专门的地方,并应有专人管理。
(五)病房内的电气设备不得擅自挪动,不得擅自在病房使用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 以防电气线路超负荷, 使病房其他的一些医用设备失效,给抢救中的病人造成生命危险,甚至使线路发热起火,给病人密集的病房区带来严重后果。
(六)病房杂物间一定要规范管理和摆放,禁止堆放易爆物品,各类包装纸箱等物品不得靠近发热电源或灯具下方。
(七)实验室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试剂要简单独存放,易燃液体、废液,要用专用容器收集后统一处理,电炉不可直接放在木制实验台上长时间使用。同时,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电源线路是否正常,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程,防止因电火花、短路、超负荷引起火灾。
(八)科室还要注意用电安全管理。
(九)加强夜间安全巡查。
第五节、医院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1、禁止烟火(配电房、发电机房、病房等等);
2、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不准点无罩灯具、不准乱接电源、不准易燃易爆品混入、不准无关人员出入;
3、医院使用的酒精、麻醉剂(如乙醚、甲氧氟烷、环丙烷)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随用随领,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药房、手术部等);
4、除特别科室、医疗使用外,不得使用酒精炉、电磁炉、微波炉等大功率电器;
5、坚持日检、抽检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明火隐患,及时作出整改。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和损坏的电气插座,不管是病房、手术室,还是办公室、锅炉房、配电室都需要;
6、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断电;
7、发现火警、火险时,应及时扑救,并立即上报医院,根据情况再报119。
供氧站
(1)供氧站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由专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由专业公司实施系统设备的维修保养。
(2)供氧站内的氧气空瓶和实瓶应分开存放,不得存放任何可燃、易燃物品。
(3)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瓶装氧气的运输;氧气灌装应由专职人员操作,不应在供氧站内灌装氧气袋。
手术部及手术室
(1)医院手术部使用的酒精、麻醉剂(如乙醚、甲氧氟烷、环丙烷)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随用随领,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用过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封口后放入有盖的封闭容器内。
(2)应定期检查各种气源的接头,杜绝高压漏气。 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手术部的电气设备及过滤器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和损坏的电气插座。
(3)手术室的各种医用电气设备必须使用原设备配置的电源插头,严禁随意更换插头;电子压力消毒设备等功率较大的设备应配置独立的电源插座。
(4)手术部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电源和供氧设施。
(5)手术室的宜铺设导电性能良好的防静电地板,室内设备和医疗器械均应配置传导性装置以防止静电;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及病员服装均应采用全棉制品,鞋袜应有防静电导除装置。
病房、重症监护室
(1)病房内的房门或床头及病房公共区域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疏散方向、安全出口位置及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2)医务人员应向新住院或观察治疗的病人介绍本区域的疏散路径及相关安全疏散、应急逃生常识。
(3)治疗用的仪器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不使用时,应切断电源。红外线、频谱等电加热器械,不应靠近窗帘、被褥等可燃物。
(4)护士站内存放的酒精、乙酸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由专人负责,专柜存放,并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禁止超额储存。
(5)禁止在病房内使用液化气炉、煤气炉、电水壶、酒精炉等非医疗器具;除医疗必须使用外,病房内不应使用电炉。
(6)病房内严禁明火及吸烟,应在病区外设置的专门场所。
(7)不应擅自改变病房内的电气线路及设备或在病房的线路上加接电视机、电风扇等电气设备。
(8)病房内不应堆放纸箱、木箱等可燃物,用过的纱布、棉球等应暂存在指定地点,并定时清理。
(9)病房内的通道以及病房区公共走道应保持畅通,不应堆放物品、不得加设病床。
药库、药房及制剂室
(1)药库房内不应设置休息室、办公室,值班室夜间不应留人住宿。
(2)药库内药品应分类存放;酒精、甲醛、乙醚、丙酮等易燃、易爆危险物性药品应另行储存在危险品库内,禁止将储存在地下室内,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存;危险品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应保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
(3)药库房中采用堆垛方式存放的中草药,应采取定期摊开、翻堆散热等防止自燃的措施。
(4)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危险品库房。危险品进出库房应轻拿、轻放。零散提取危险品时,应在库房外进行,严禁在库房内开启包装物,如开桶、开箱、开瓶等。
(5)药房内盛放易燃液体的玻璃器皿应放在专用药架底部,以免破碎、脱底引起火灾。
(6)药房内的废弃纸盒、纸屑,不应随地丢弃,应集中在专用筒篓内,定期集中清除。
(7)药房内严禁烟火,照明灯具、开关、线路的安装、敷设和使用应符合相应的防火规定。
(8)设置在制剂室内的电炉、恒温箱、烤箱等用于制剂的电器,应由专人负责在固定地点使用。
(9)制剂室应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每天工作完毕后应清理现场,及时清除药渣等废弃物。
门诊部与急诊部
(1)使用乙醚、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科室应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按照操作规程取用和存放,避免邻近或接触热源或被阳光直射。
(2)导诊、挂号、收费、取药等部位应合理布置,避免人员聚集,影响人员疏散。
(3)门诊部应设在靠近医院交通入口处,候诊区的等候椅的摆放不得影响人员疏散,各候诊区均应留出宽度不小于1.4m的人行通道连接至本层安全出口处,安全出口2m范围内及人行通道上不得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物品。
消防控制室
1、熟悉和掌握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按规定测试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保障消防控制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2、对火警信号应立即确认
火灾确认后立即报警;向消防主管人员报告;随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对故障报警信号应及时确认
消防设施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立即向主管人员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4、不间断值守岗位
做好消控室火警、故障等值班记录。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摘要
1.检查消防火灾隐患能力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不得随意堆物。
消火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
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认真开展防火巡查、防火检查,确保自动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完好有效。
2.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在小火的情况下,身边没有灭火设施时,可用毛毯、棉被等覆盖火苗,然后浇水扑灭,灭火时门窗慢开以免加速火势蔓延和防止火苗窜出伤人。
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在第一时间报警,迅速组织扑救初起火灾。
扑救电器火灾时一定要站在电器设备的侧面,以免爆炸伤人。
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将消防设施全部处于自动状态,同时组织人员开展自救。
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发生火灾时,单位要立即启动灭火应急疏散预案,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的引导在场人员进行疏散。
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裹住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疏散逃生时,不要贪恋财务,不要乱窜或使用电梯。
被大火围困千万不可慌张,立即采取呼喊,摇摆衣物等方式到阳台或窗口呼救。
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扑救初起火灾、火场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识。
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公共聚集场所要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安装、随意堆物或上锁,影响疏散。
常用ABC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对准火焰根部喷射。